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教改 > 【教研教学】《说“木叶”》教学反思

【教研教学】《说“木叶”》教学反思

2024年05月11日 09:24:34 访问量:559

《说“木叶”》



《说“木叶”》这篇课文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论著单元,有较强的学术性。它既分析了“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文学现象,有知识性读物的特征,又意在让读者根据所学去探究诗歌鉴赏实际问题。要很好地把握这篇文章,让其对学生有所启发,确实是一件难事。特别是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在教学中思索的。

01

学习前需要关注作者和写作的设计理念

 一、学习前需要关注作者和写作的设计理念

林庚既是诗歌创作者,又是古代诗歌研究者。他的诗作和诗论对中国新诗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一位有成就的学者,注定有良好的诗歌及理论修养:古诗积淀丰厚,对诗歌有自己独特的领悟,能从特定的角度研究诗歌。因此,从学者应具有的品质来预设解读这篇“研究文学现象”的文本,可以预先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对文学现象加以考证研究的一般思路:首先是聚焦大量的素材,从素材中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其次是对现象加以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蕴含的深层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用以引领实践。如果能预设学者研究思路,那么,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的行文思路。


02

将文本作为研究“语言现象”的学术文章来看

二、将文本作为一篇研究“语言现象”的学术文章来看,在学习上则需要关注的问题

1. 作者通过梳理古典诗歌中有关“叶”“树““木叶””落木”等使用的情况,发现的文学表象是,作者们钟情使用“木叶”,却并不会因为语言的洗练而省去“木”单用“叶”,“木叶”经发展而为“落木”。作者列举的出彩作品分别是屈原《九歌·湘夫人》、谢庄《月赋》(南朝)、王褒《渡河北》(北周)、杜甫名作《登高》、黄庭坚《登快阁》。这不过是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的一小部分。在研究这个语言现象之前,蕴含着作者的审美:“木叶”“落木”等形象的使用,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且更能出现流传后世的名句佳作。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的研究思路:古典诗歌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因此理解这一文学现象价值的前提是古典诗歌的发展和古典诗歌的普遍美学形象。

2. 作者想通过一个大众认同的文学现象来讨论诗歌语言本质特征——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诗歌语言的特征极具抽象性,因此将抽象的诗论说得深入浅出是文章成功的关键。作者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来说明问题是最有效的途径。“木叶”“落木”这个小切口其实是展示古典诗歌的一个窗口。文章大量引用的古典诗文是读者理解文本观点的感知材料,是读者建立理性思考必不可少的感性具象。因此,站在赏析诗歌的角度才能发现诗歌语言的美。但在这里也不可忽略一个问题:普通高中学生的古典诗歌审美能力不足。鉴于此,精简引文,从引用的名篇入手是不错的选择。

3. 重视作者论述问题的方法。为了将问题说得明白透彻,作者希望尽量做到多方位的比较分析。如第二段和第六段中,围绕中心概念引出了大量的相近概念和古典诗句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多角度细致的对比只为将中心概念的特征说得更加精准,从而让读者感知概念上的一字之差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云泥之别,也就让人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


03

将文章作为诗论来看

三、将文章作为诗论来看,应强调它的实际运用价值,让它来指导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活动

1. 将文本作为诗歌阅读的指导理论来看,首先可让学生关注古典诗歌对“秋”的热爱。在入选高中课本的诗文篇目里,有一大部分是和秋天有关的作品。联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有关“秋”的议论的段落,我们更明白了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秋”作为文人偏爱的意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频率很高。我们从中可感知“秋”的意境和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其次,“木叶”包含着落叶的因素,有落叶的微黄和干燥,它带来的是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通过探讨“木叶”,实际上我们可以感知清秋带给人的审美体验——清秋留给人意境上的空旷、气息上的疏朗、视觉上的微黄、感觉上的清冷。将个体生命置身于如此境界,正勾勒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境界:那种宏大和渺小的统一,宇宙清冷与内心火热的统一,生命短暂与追求永恒的统一,人生迟暮与永葆生机的统一。最后,“木叶”作为清秋的典型意象,可以扩大到很多类似作品。通过典范诗作的学习,触类旁通,可以加深作者传递给我们的审美体验。

2. 联想和想象手法是打通诗歌阅读中文字壁垒的有效方法。本文讨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才能解读到诗歌语言丰富的内涵。那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后,通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提取到语言之外暗示的形象、环境,处境等,进而建立起诗歌景与情的联系。例如,作品中告诉我们,“木叶”那带有绵密与疏朗的美丽形象与《九歌》中湘夫人迢远而又情深的美丽形象是统一的。我们自然可以迁移到“落木”那种无比空阔且不再缠绵的形象与《登高》中垂垂老矣孤独飘零的杜甫的形象的统一。由叶之飘零自然而然联想到游子的漂泊、思妇之牵挂,“落木”之萧条联想到羁旅之愁苦、晚景之孤独。而这些则又是古典诗歌的常见题材。

3.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理解诗歌鉴赏过程中炼字炼句的必要性。炼字炼句是鉴赏诗歌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高考考点之一。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课本和考试的有效链接,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阅读实践,都可以成为他们获取有益启示的良好途径。



作者简介


王香平,繁峙中学语文教师。任教多年,用心教学,努力探索教艺,深受学生喜爱。



审核薛世亮

编辑:赵元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繁峙县繁峙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繁峙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山西省繁峙中学 邮箱fszx777@163.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