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不侧不歪,中正也。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瑰宝之一,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都有独特的价值。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矛盾对立的教法与说法。例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与以训练思维为主的“活动课”;以经典母题为主的“一题精练”与覆盖面广的主题“题海战术”;以技巧为主的模板、方法、口诀的教学思路与以培养逻辑能力为主的教学思路,等等。
我是思维逻辑教学核心的坚定拥护者和执行者,甚至从业刚开始时,对教给学生方法、模板等套路的同仁前辈们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认为逻辑思维的培养和拥有是学生升学进步的硬通货,而且认为技巧是舍本逐末。直到近几年,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有了前辈的指导与经验给予,以及课后习惯性的教学反思,我才渐渐意识到自己观点的局限性。其实,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决定了教师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中“元素周期律”这一节内容时,核心的逻辑思维是利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及价电子排布规律,理解元素及粒子性质。搞清楚底层逻辑,明确各周期、各族的价层电子排布规律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因果关系,是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关键。但对于目前县域高中的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只会在初学时选择性地去听、去学习“是什么”(这里的“是什么”指的是核外电子排布、如何排布元素周期律是什么等),而不会关注“为什么”(即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也无法理解“用来干什么”。
作为教师,面对这种情形,应该先利用技巧,例如口诀“横非强,竖金强,横小竖大不能忘”来记忆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规律,在学生记忆并理解了元素周期律的变化是什么之后,再解决价层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周期律的因果关系就水到渠成了。利用技巧去帮助理解记忆知识点,再利用活动串联底层逻辑思维。这比让学生自己理解,正向推导逻辑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习惯。
这一阶段之后,再去解决“用来干什么”。也就是课堂的训练方法,是以经典母题为主,还是以覆盖面广的题海战术为主?一题精炼,以一棵树去想象看见整片森林,而题海战术,则是看到整个森林之后理解这一棵树。如果学生在做题之前就见过森林,能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网络,那么他就可以一题精做,有助于深入理解,发散思维。如果学生在做题之前没见过森林和题海,那么他就应该先去见识很多的题型和问法,去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区,跨越障碍区,这样才能体会一棵树的意义。
从教育学的认知差异来讲,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和认知类型差异决定的,更加具体一点说,是由学生的认知顺序差异以及认知的思维模式、问题解决水平等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我们无法用统一、绝对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底层逻辑的思维训练和培养不能缺失,但技巧、方法和口诀也是提升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二者之间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再以认知风格为例,有的学生是社交型学习者,有的是独立型学习者、创意学习者、逻辑思维学习者、自然学习者等,那么实际教学中是选择以倾听为主的传统讲授课,还是以小组活动为主的创新活动课?这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层次决定。
中庸并不是平庸,是恰到好处、可进可退、不过不及的平衡点,是有技不炫、尽人之性、尽物之性、顺应学生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因材施教,是守好教育本心的应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