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高三临考前的瓶颈期
王香平
繁峙中学
语文教师
在繁中任教15年,热爱教育事业,用心探索教艺。
教学多年,总会遇到学生临近高考时,在复习中走进死角的情况:学习动力不足、情绪低沉,复习提升效果不佳。这时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会陷入焦虑之中。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助力高考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调适心境,切不可焦躁,方寸大乱。教育成效不会呈直线表现,越到关键之处越要谨慎。临近高考学生压力剧增,更需要教师细心耐心的呵护,正如花朵含苞待放时亟需养料的补给。给处在严压下的学生心灵上的滋养,让其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情怀。爱和温暖永远都是浸润心田的汩汩细流。课堂上微笑的面容总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善意。教师的不焦躁会感染学生,让他们情绪不再低沉。教师的关爱会让学生心理放松。教师还可以变幻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上创设轻松的环境氛围帮助学生释压。有些老师上课时总能用幽默的语言逗学生开心并让学生在愉悦中掌握知识。这是让人欣赏的一种做法。
实时的调整变换复习思路也是必要的。当学生刷题效果不理想时,不防暂时停下来沉淀沉淀。这时候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再给学生留一点巩固知识、消化知识的时间也是必要的。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中,再次的探寻之后或许学生很快就会顿悟。当刷题效果不明显时,让学生静下心来拿起手中的笔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每一个必考板块构建知识框架也是可行的办法。例如在小说的复习过程中,教师把必考的知识点罗列出来、把考题的考查方式明确以后,剩下的答题思路留给学生总结。经过自己细心的总结,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在我班的一个优生身上,这个方法的效果很好。另外在突破古诗词鉴赏的选择题训练时,通过明确知识体系、考查方向之后让学生自行总结,寻求考查角度并运用所学知识做题效果明显转好。当刷题效果不明显时,重点突破也是可行的办法。总体提升难度大时,选择一两个考点进行专攻,也会事半功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利用两三节课攻坚克难,收效会更好。学生学习疲累时,理应适当的减负。另外在练题时要有选择性,尤其是临考前,针对高考方向的练习多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习题,让其提升自己的短板成绩。
再者,对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进入临考期,成绩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但对于考上本科无望的同学来说,一味要求成绩显然不现实。对于这部分同学,要求成绩不如要求心态行为。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清醒的认识,教会他们面对自己的未来,让他们能为自己未来的发展积极努力,这也是一种收获。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也会改变学习态度。
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心态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体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把学生的前途和他的人生都看重起来才是一种大教育情怀。
编辑:高宝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