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爱的刘老师:
您好!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首先祝您的家庭幸福美满,祝您的事业马到成功。时光如白驹过隙,就在那赤日炎炎的酷夏,您还满头大汗地站在讲台上向我们传授应战秘笈,接着我便按照您的嘱咐,度过了三天喝咖啡的日子,然后就是漫长而焦虑的等待,等待分数,等待通知……如今我已在地大度过了近四个月的大学时光,又是冬至了,可展眼望去,校园里仍披着翠绿的草坪,我尽可以仰着脸,任凭温柔的风舔舐着,尽可以抬起头,让灿烂的阳光晒迷了眼,这一切的景致让人觉得它与冬日是多么不协调。于是我甚至开始怀念家乡的严冬,觉得那天寒地冻之间似乎流动着热的漩涡;开始想起昔日那落满了雪珠儿的校园,想起校园花坛里那两株虬枝上缀满银条儿的老柳树;想起操场旁边那一排排身着银甲的低矮的松柏,想起全班同学团结奋战的那个冬日,也想起,夹着讲义,低着头,穿梭于办公楼与教室间的您...
仍清楚地记得您第一堂课上那诙谐幽默的自我介绍,几个“一”被您巧妙地迭串起来,而同学们又故意误解您的“勤”、“重”两字,于是笑声便塞满了那个四十五分钟。我从来没有想到,哪一天,自己会喜欢物理,但从那一刻开始,我迷上了您的物理课。毫不夸张地说,听您的课远不只是汲取知识,那简直就是一种开化,一种享受。您总是先找准研究对象,接着从题目中又拉出许多隐匿的条件,然后逐一剖析。您经常喜欢将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看似已离题很远,最终归结却是步步与题紧扣,同时,也让我们不知不觉中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思路更加开阔,从本质上真正掌握了一道题。而您条理清晰的板书,让我们“回头看”时,只需稍加整理思路即可,不必再花费大量时间。做题时常发现有的与实际问题有关的题目,在很长时间以前的某节课上,您已涉及过了,这才发现您“不经意”的漫谈,却是步步在意,处处点金。且您的授课方式总给我们一种轻畅的感觉,那温和的微笑从未在您嘴角消失过,您用不着时时监督有谁在打盹儿,其实就像您说的那样,后面听得不太清楚的同学都睁大眼睛,紧紧盯着您的嘴型。
而我,则很荣幸地坐在了一个最前排的位子,不仅可以牢牢抓住您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而且每节课都能得到您的特别督促。正是这督促成了我学习的动力之源头。补习刚开始时,虽然每份题都是最基本的题型,我做起来还是很吃力,但越是吃力,我便越对它着迷、仿佛中了魔似的,整天都钻在物理中,连以前最喜欢的英语课也黯然失色了。也许是虚荣心做怪吧,我多么希望每次您对答案时,我能做得准确无误啊,于是我努力解出每一道题,越是难题,越是大家都觉得棘手的问题,我便越想把它攻破。刘老师,您一定不会忘记那道杂技演员抛三个小球的题吧,我仍记得它的答案是0.2S,因为那是我星期天一大早在书桌上伏了半个小时的成果,虽然与您所用的图象法相比是相形见拙,但当时全班竟没有人做出来,您知道当时我内心有多么兴奋吗?
闲暇时,同学们谈起彼此最喜欢的课,大家都猜我最喜欢的一定是英语,但我说,不对,现在是物理了,其次才是英语。如果说英语课只是让我着迷,那么物理课不仅让我痴迷,而且我总是急切地盼望着上物理课,盼望着您迈着清爽的步子走进教室,盼望着您给予的正确答案,盼望着您指点迷津,拔开云雾。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解题速度明显提高了,每个周末自我测试时,用同样的时间可以解出较以前两倍的题目,准确率也大大提高,多选题尤为明显。做您发的卷子时,我从没有畏难情绪,在您讲每一份题之前,其实我已把它颠来倒去研究过四五遍了,尽力不出现疏漏,以免您看到我那些不应该的错误,又要费力讲好多。您知道吗?由于我的粗心,有几次竟犯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错儿,您看到后,竟不厌其烦地重新在课堂上讲了好长时间,当时我心里真是惭愧极了,不是因为做错了题,而是因为这样又占用了您宝贵的上课时间。
有您的课时,如果铃声已响过,再不会有冒失的同学撞进来,因为您匆匆的步履总是踏着铃声迈进教室的。而每次您走进教室,总是随手把门关上,这一点小细节,让我们几个前排的同学不必担心寒风的凛冽。整整一年的时间,您几乎没给我们五个自习来自由支配,当然您更不会坐在讲台上对下面不闻不问,仿佛只坐5分钟就会给您带来极大的不安。更奇怪的是,从来没看见过您备课,而您讲课时的娴熟,已说明您是有备而来。一年里您干了两年的工作,您用兢兢业业的实干同样向我们传授着什么是人学……
对每道题,您总有说不完的话,因此常常要耽搁下课的时间,但尽管如此,每堂课在轻松的气氛中还是过得很快,我伸手想要揽住它,而它们却飞一般地溜走了,载着那一千五百多道习题,载着那一大撂厚厚的习题……离校前最后一天下午的那两节课至今仍历历在目,您将最后一份卷子的两道题讲完,才如释重负地吁了一口气……当时我有一种难言的心境,既想解脱高考的压力,又多么想再听一听您的谆谆教导啊!
其实,高考前我最放心的便是物理,我曾暗暗下赌注,不管考场上遇到什么样的题,我都会临阵不慌,因为这一年的训练,已让我习惯了独立思考,并且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但结果是,我赌输了。我不知该如何面对您,面对您一次次的叮嘱,面对您期冀的目光……而考场上最后两道大题的疏忽大意,更让我痛悔不已。
那天晚上,已是十点多钟,您从外地学习归来,第一件事就是连忙打电话询问我的高考情况,当我站在门后听到父亲称呼您的名字时,黑暗中,泪水已落满双颊……后来,我再次走进了补习班,但总是不敢再面对您的目光。尽管我知道您的视力极好,我坐在最后面您不会看不到我,但我仍默默安慰自己,您没有看到我,您没有看到我,我多想再听您的课,多想振奋精神、卷土重来,多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向您证明,我真的已有很大的收获。但刚去了几天,我就发现自己体力不支,身体已严重不适,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马上,我踏上了南下的列车,甚至连向您转团关系的勇气也没有……
而今那七月已在记忆中灰飞烟灭了,提起高考,不再有心惊肉跳的感觉,但想起物理成绩,仍耿耿于怀,直到老同学写来信,才稍稍释然了。他说,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大脑,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一来,考试成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学习是师生共塑的过程”,如果我真的曾经喜欢物理,从中感受到了乐趣,或是别的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已经达到了目的,老师也达到了目的。
外语专业让我学得很轻松、很快乐,这只是说精神上,因为每天我都会有小小的成就感,但我从未停止过努力,我已报了专业英语四级的考试,尽管它相当于公众英语六级的水平,但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也会去不懈地奋斗。此外,我还通过了学校“校园之声”广播台的两次选拔赛,从二百多名报名者中跻身而出,现在已是广播台的编辑了,实习已近三个月,这更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而且我还兼职外语系“拓荆”文学社的文字编辑,及海报版头书写员,生活紧张而充实。突然想起,至今仍不觉将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运用在写稿中作比喻,这才知道物理已在我脑中根深蒂固,不竟哑然失笑。
最后,预祝您现在所带的班明年能大获全胜!
此致
敬礼
学生:田金华
2001.12.23

编者注:
刘忠:繁峙中学的老领导,在繁中这片土地上奉献了40年,曾培养出不少北大、清华的学生,是真正“桃李满天下”。
田金华,昔日的繁中学子,今日的繁中教师,她真诚地爱着繁中这块土地,把自己的一腔热情挥洒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