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底蕴,语出天然
——听白玉彧《蜀相》有感
今天有幸听了一节白老师的公开课,感觉不事雕琢,却处处精致。白老师在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竟然配合得那么默契,生成得那么自然,我想没有以下几点是做不到的。
第一,白老师文化底蕴深厚。
《蜀相》这一课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白老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底蕴,具体表现在她对生活实际的联想、出口成诗的课堂语言、能联系学生当下最爱听的流行词语。
开始感悟诗歌时,白老师就说,学习杜甫的诗,读懂读不懂都是收获,这种刚开始就给学生们把压力尽情释放的声音我还是头一回听到。讲首联时便让繁峙中学入诗,又自然地与桃李村构成虚实结合,联系得竟然那么贴切,让我深感佩服。然后课堂上,“判若云泥”“柠檬酸”“梗”等词语脱口而出,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刻意为之之感。后来白老师在讲到颈联时,为了引出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她通过一个“我有你没有”的游戏来吸引学生,让人脑洞大开。
第二,白老师课堂设计富有创意。
一节好课,教学设计很重要。如何整体谋划,如何设计重点难点,如何将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是最能考验教师功力的地方。而白老师紧密联系高考考点,将孩子们带入了情感的世界。她通过意象和重点字词重点讲解的方式,自然融入高考必考的炼字题和分析人物形象地方法,简单易懂,让学生深刻记住并学会如何运用。边教方法,边把情感就自然带出,如行云流水,大匠无痕。
听专家说过这么一句话:下品的老师,教的是答案,能把答案讲清楚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中品的老师,教的是书本,能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算功德圆满;而上品的老师,教的是自己,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养、高雅的情趣都一一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白老师以她平平仄仄繁华落尽的语文素养,滋养着自己,滋养着砂中,也感染着繁中。我想白老师就算一个上品的老师。而我,怕是只能算下品。抑或甚,连下品都不如。但我并不惧怕,因为我坚信,只要有一颗上进的心,就可以认知自我,并不断提升自我,就可以像白老师一样,为往圣继绝学,作孩子们希望的明灯,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
作者:齐燕,繁峙中学语文教师。心系学生,在教学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以最大的热情拥抱教育。
欢迎关注繁峙中学
![]() |
![]() |
![]() |
![]() |
![]() |